彬盛翔工程師淺談藍藻水華對水處理的影響隨著工農業的迅速發展,大量污染物被排放到水體中,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污染。2016年5月20日,國家環保部公布的2015年《中國環境公報》中指出,我國地表水污染狀況依然嚴峻:七大流域、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及太湖、滇池和巢湖等水體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問題。藍藻水華是常見的淡水水華中的一種,也是危害較為嚴重的一種。 1.1 干擾混凝沉淀過程 由于藻細胞帶負電,具有很高的穩定性,難以混凝,同時藻類代謝物會在混凝過程中與混凝劑的水解產物反應生成絡合物并附著在絮體顆粒表面,阻礙顆粒間的有效碰撞和聚集,這就需要增加混凝劑的投量,來補償這些絡合物對顆粒脫穩和絮凝造成的影響。同時,藍藻水華時水體pH值偏高,使可選擇的混凝劑種類減少,降低鋁鹽和鐵鹽等混凝劑的水解產物所帶電荷,不利于藻細胞和絮體顆粒脫穩,嚴重影響混凝效果。此外,由于藻細胞密度小、形成的絮體結構松散、強度低、沉降性差,導致出水中仍可能有大量的藻細胞,增加水處理難度。尤其是細胞中含有氣囊的藻類,如銅綠微囊藻,不但擁有更小的藻細胞密度,而且細胞在水體中所受的浮力更大,更不易沉降。另有研究報道,藻類光合作用中產生的氧氣會在絮體中形成氣泡,進一步降低沉降速率。 1.2 縮短濾池運行周期 由于常規的混凝沉淀過程不能有效地將水體中的藻類去除,導致出水中未去除的藻類進入后續濾池中,這些藻類會粘附在濾料的表面,使濾料結塊、堵塞甚至穿透濾池,惡化水質,大大縮短濾池的運行周期,增加反沖洗頻率、強度及水量,而且被藻類粘附的濾料也不易被沖洗干凈,增大生產成本,導致實際產水量下降。有研究報道,當水體中微小藍藻細胞占所有藻類的比例從10%~50%增加到85%~100%時,會導致更多的藻細胞穿透濾池進入到管網中,這一結果說明相比其它藻種,微小的藍藻細胞如微囊藻對水處理工藝的影響會更為嚴重。 1.3 破壞工藝構筑物 水體中的藻類可在鋼筋混凝土構筑物的表面附著生長,通過物理、化學及生物作用加速混凝土的腐蝕從而破壞管道,使構筑物的表面老化粗糙。有研究報道,這種腐蝕作用是由于有機酸的產生或者電化學電池的形成引起的。被腐蝕后的構筑物更容易被藻類附著生長,增加構筑物表面的清洗難度及所需消毒劑的量,導致生產成本的增加。 1.4 影響消毒工藝消毒副產物 在高藻水中,水體中的藻類及代謝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類化合物和氨基酸等,是主要的DBPs前驅體,具有較高的DBPs生成勢,會造成消毒工藝過程中DBPs的形成。另外,AOM(藻類有機物)中富含有機氮,在氯化過程中可產生比NOM(天然有機物,如腐殖酸)更高量的N-DBPs,其相比C-DBPs具有更高的毒性和致癌性,嚴重威脅飲用水安全。 在循環水系統中也會出現菌藻繁殖的情況,尤其是在夏季,更是菌藻大量繁殖的時期,在這里推薦L-602殺菌滅藻劑是一款復配季銨鹽殺菌劑的循環水水處理劑,下面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這款殺菌劑 一、性能和用途 殺菌劑L-602是由季銨鹽和高效殺菌劑復合成的殺菌滅藻劑,具有高效、廣譜、起效快而持久、滲透力強、使用方便、適用的溫度和pH范圍較寬等優點,長期使用不會使菌藻產生抵抗性。 適用于電廠、化工、化肥、煉油、冶金等工業循環冷卻水系統作殺菌滅藻和粘泥剝離之用,效果優于1227;同時還具有一定的緩蝕作用。 二、技術指標
隨著水體富營養化的加劇,水華爆發越來越頻繁。水廠迫切需要一種能夠高效凈化高藻水,同時能夠減少DBPs前驅體產生的處理工藝。如何在不破壞藻細胞完整性的前提下除藻,是目前的一種研究思路。當前水廠使用的強化除藻技術如混凝劑強化法、預氧化法、氣浮法、超聲法、*氧化法、電化學法都存在一些問題,總之,綜合利用各種方法,取各家所長,避各家所短去除水廠源水中的藻類是城市供水水質安全的一項重要課題。 |